穿行在长乐镇麻石古街,一处老宅院低调地凹陷于鳞次栉比的临街铺面间,大门上方所书“中共湘北特委旧址”。
20世纪20年代,在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迅速席卷全国。从1925年开始,革命的火种如燎原之势,将湘东北这块红色沃土点燃。以丁庭松、符保林、余可嘉、聂次荫、王升庆、常福康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积极组织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使长乐这座千年古镇的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成了湘北地区红色革命中心之一。
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长乐街和郑家大屋,成了湘东北开展革命活动的核心场所。无数革命者和仁人志士,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抗日战争时期,无论长乐街和郑家大屋,还是中共湘阴县委所在地,是中国抗日武装英勇抗敌、惨烈捐躯的主战场。
湘北特委从平江嘉义迁到长乐街郑家大屋,时间有4个月左右,后因斗争形势风云变幻,继而迁往岳阳县渭洞乡(现张谷英镇)竹坪村拦石坡,在国民党的疯狂围剿,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革命志士惨遭杀害的情况下,只维持了7个月的时间。为保存有生力量,奉命向井冈山和药姑山一带转移,湘北特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